第207章 禁足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住口,你谋害皇嗣,竟还想污蔑淑妃,朕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。”先帝冷冷地看着薛清莹说道。
随即冷声道,“传朕旨意,皇后薛氏,即日起禁足凤栖宫,无朕旨意不得出。”
“另封淑妃为贵妃,暂时掌管六宫。”
说完他便拂袖离去。
自那日起凤栖宫便开始变得冷冷清清,偌大的供宫殿只剩下她和身边的一个宫女和太监。
“被禁足凤栖宫后便再也无人打扰,我好像什么都不用想,我不是皇后,我是我自己,只是偶尔会想起初见时他对我的柔情蜜意,就像昙花一现般,心中自是难免失落。”
“我那时觉得若是就这样在凤栖宫中老死也没什么不好。”
“可终究天意弄人,被禁足在凤栖宫不久后,我发现我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。”
她刚知道自己身怀有孕时又惊又喜,之后便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留下那个孩子。
金曦月闻言眉眼微动道,“所以您最后还是选择生下了那个孩子。”
太后闻言点头道,“不错,我其实有过不止一次想放弃那个孩子,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性子,我怕自己护不住他,让他跟我一起受苦。”
“可每次想狠下心时都下不了手,眼看着月份越来越大,我心中也焦躁不安,文贵妃当时也不知怎么知道了此事。”
那是她被禁足半年后第一次有外人踏入凤栖宫。
文若兰一路畅通无阻地走进了凤栖宫,身后还跟着一群宫女太监,还有一名太医。
薛清莹躺坐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她有些显形的小腹,看向她冷冷道,“你来做什么?”
文若兰轻轻一笑道,“听说最近皇后娘娘身体不适,妾身特意去求陛下请御医来给您诊治。”
“我好着呢,你不用猫哭耗子假慈悲,带着你的人滚出去。”薛清莹将头瞥向一边,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她。
文若兰也不恼,皮笑肉不笑道,“我见您火气不小,该不会上火了吧?还是让太医给您看看比较好。”
说着她使了个眼色,顿时几个宫女太监将薛清莹按住。
太医只好硬着头皮走到薛清莹面前有些为难道,“皇后娘娘,得罪了。”
说着他便用一张手帕放在她手腕上给她把了脉。
薛清莹闭了闭眼,不再挣扎。
不多时那位把脉的太医收回道,“娘娘身体康健并无大碍。”
文若兰狐疑地看了看太医,随即像是松了口气。
紧接着上前看向薛清莹道,“妾身来还有个好消息告诉您,就在昨日,太医诊出妾身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,这个孩子会是陛下的长子,陛下很高兴,若不是妾身提起您,他恐怕早就忘了您。”
薛清莹冷冷看了她一眼道,“你不必特意跑来与我说,你真当你那些把戏做得真的高明?你又怎知我之今日不会是你的明日?”
文若兰闻言神色一僵,眼中闪过一抹心虚,随即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后匆匆离开。
“所以她究竟知不知道您已怀有身孕?”金曦月疑惑道。
太后摇头道,“我也是后来才知道,原来当时来给我诊治的太医曾经受过我恩惠,是他暂时帮我瞒了下来。”
金曦月闻言疑惑道,“那您为何不让先帝知晓?这毕竟是皇嗣,就算他对您有误会,应当不会不闻不问,那文贵妃应该也不敢下手。”
太后闻言苦笑道,“因为我知道他心中还有心结未解,他其实什么都知道,只是被自己喜恶蒙蔽了双眼,我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,也不敢将孩子的性命寄托在他身上。”
金曦月闻言深以为然。
太后继续说道,“可后来我明白了,很多事就是没有道理可言的。”
“或许就在那时我有了一个荒唐的想法,在我临产时我还是让先帝知道了此事,他派了几个接生嬷嬷过去只是除了忙于政务,其他时候还是一心都在文贵妃身上。”
“就在我临近生产时,先帝下江南微服私访,文贵妃在宫中更是一手遮天。”
“我生产那日,凤栖宫忽然着了火,我知道那并不是偶然,在慌忙中我拼尽力气将孩子生了下来,接生嬷嬷们四处乱串,当时我身边只有一个我信得过的侍女。”
“她带着我和孩子冲出了满是浓烟的屋子,在混乱之中我们去了我姑母临终前告诉我的一个密道,那密道可以通往宫外。”
“我知道当时的我自顾不暇,根本护不住那个孩子,便托她将孩子带到宫外去,我便将那时我随身所戴的玉佩一分为二当做信物,还给孩子取了名,我想等我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孩子后再将他接回来。”
“也是那时候我才明白一味退让只会让人变本加厉。”太后说着眼中闪过一抹恨意和不甘。
“他们都以为那名侍女和那个孩子都被烧死在大火中,只有我一人逃了出来,文贵妃本想趁机将我除之而后快,好在先帝当时正好南巡回来,她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她知道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在宫中活得更好。

她趁机对先帝示弱认错,先帝许是怜她刚经历生死又痛失孩子,对她似乎怜惜了几分。
当即解了她的禁足。
之后她总似有若无地去迎合先帝的喜好,不久后先帝便让她重掌六宫。
之后她父亲又平定了边疆战乱立下大功,先帝对她愈发上心。
但她知道这只是表面,她始终明白无论她如何做,在先帝心里,文若兰才是他的心头好,因为文若兰是他自己选的。
他不会承认自己的看错了人,所以她也没有提文若兰的半分不是。
两年后她便有了第二个孩子。
那时她已明白在宫中有自己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,只有她的孩子坐上皇位她才能彻底翻身。
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的可怜人,她开始借助母族势力慢慢给他的孩子铺路。
与此同时她一直不忘让人暗中寻找那个侍女和那个孩子的下落,但都无一例外一无所获。
这一晃便过了十几年。
先帝忽然重病卧床不起,大臣们都在催他尽早立太子。
她的布局也起效了,朝中大多数大臣都属意她的孩子为储君,再加上她母族的压力。
最后先帝不得不妥协,只是他在走前还摆了她一道。
他死后她让文贵妃给他陪葬也算是全了他对文贵妃的宠爱。
这明争暗斗十几年她好像赢了又好像没赢,只是她最大的遗憾还是那个下落不明的孩子。
她甚至都不曾好好看他一眼。

sitemap